Andrew Gregory Health editor
Fri 21 Jan 2022 00.01 GMT
Bionic eye implant enables blind UK woman to detect visual signals
一位 88 歲的老婦人講述了她成為英國第一位受益於突破性仿生眼植入物的患者時的喜悅之情,這種植入物使她在失明後第一次能夠檢測到信號。
這位來自達格納姆的女子患有地圖樣萎縮。這種疾病是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AMD)最常見的一種,影響全球數百萬人,並可能導致失明。
專家稱,這項突破性技術為因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而視力喪失的患者帶來了重見光明的希望。這項技術涉及一個革命性的晶片,被植入在她失明的左眼後方。本週,她佩戴的高科技攝影眼鏡捕捉了她眼前的景象,然後將數據傳送到植入晶片,植入晶片將電信號發送到她的大腦——就像自然視覺一樣。
這位婦人在 Moorfields 眼科醫院 NHS 基金會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於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我的左眼失去了視力,無法做我喜歡的事情,比如園藝、玩室內保齡球和畫水彩畫。”
“我很高興成為第一個接受這種植入手術的人,我很高興能夠再次享受我的愛好,我真誠地希望許多其他人也能從中受益。”
她在倫敦 Moorfields 醫院接受了由法國 Pixium Vision 開發的 Prima System 設備,這是由英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R) Moorfields 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和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支持的歐洲範圍臨床試驗的一部分。
此植入物的工作原理是透過手術將一個2毫米寬的微晶片植入患者視網膜的中心下方。然後,患者需要戴上特殊的眼鏡,眼鏡內裝有攝像頭,攝影機與腰帶上的一台小型電腦相連。
該晶片捕捉眼鏡提供的視頻,並將其傳輸到計算機,計算機使用人工智能演算法處理數據並引導眼鏡的焦點。
然後,眼鏡將影像以紅外線光束的形式投射回眼睛,傳回晶片,晶片再轉換成電訊號,穿過視網膜細胞,傳入大腦。大腦隨後會像解讀自然視覺一樣解讀該訊號。
摩爾菲爾德眼科醫院玻璃體視網膜外科顧問醫生 Mahi Muqit 表示:“此次手術的成功以及通過臨床研究收集的證據將為確定這種治療方法的真正潛力提供證據。”
穆奇特是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的名譽臨床講師,也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員,他補充道:“這種突破性的設備為因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而視力喪失的人們帶來了恢復視力的希望。”
文章來源:https://www.theguardian.com/society/2022/jan/21/bionic-eye-implant-blind-uk-woman-detect-visual-sig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