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視力模糊、眼前出現黑點別當小事 醫示警:許多眼疾無法逆轉病程】---風傳媒

2025-06-18 16:08  黃天如

  3C產品不離手,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伴隨而來的眼睛疲勞、發生視力異常的情況也十分常見。基隆長庚醫院院長暨眼科部教授賴旗俊提醒,人的眼睛有主視眼與輔視眼之分,若輔視眼出現問題可能不易察覺;建議每早起床試著各遮一眼,自行檢查雙眼視力是否有差異、模糊、瞳孔中間出現黑點或黑斑、扭曲及辨色能力下降等異常,若有任何異象就因立即就醫。

  羅氏藥廠日前發布「2025年亞太視力健康調查(APAC Vision Health Survey)」結果。這項涵蓋台灣在內,橫跨澳洲、香港等8個國家,對逾4000位40歲以上民眾進行的跨國研究,揭示了亞太區民眾對視力健康的普遍認知與實際行動之間存在顯著落差。
調查結果歸納出民眾對眼科認知存在「兩好三壞」現象。「兩好」即民眾普遍高度重視自身視力健康,並警覺視力問題將嚴重影響其工作與日常生活;「三壞」則是「疾病認知不足」,對於多種常見的視網膜疾病,許多民眾完全不熟悉;其次為「預防行動消極」,只有少數人定期進行眼部檢查;最後則是「照護者面臨沉重負擔」,大多數眼疾患者的照護者表示面臨心理壓力、疲倦等嚴峻挑戰。

  賴旗俊表示,調查顯示,對於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視網膜靜脈阻塞這三類常見的「視力刺客」,民眾認知度普遍不及格,高達4至6成的受訪者對這些疾病完全不熟悉,是一大警訊。

此外,賴旗俊說,民眾對於疾病的檢測與治療仍有待加強,逾40歲的成人當中,雖然有超過9成的人擔憂視力健康,但僅有不到3成的受訪者每年或更頻繁進行眼部檢查。
賴旗俊進一步強調,許多眼科疾病都沒有辦法逆轉病程,但透過早篩早治的方式,有望在疾病惡化前就先穩定控制病程,減輕後續對於患者本身及照護者的衝擊。

賴旗俊強調,目前國內已有多元且有效的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控制黃斑部病變與眼中風。以治療主力眼內注射藥物為例,健保給付藥物除了單機轉藥物以外,也有雙機轉眼內注射藥物。建議40歲以上成人一定要進行首次眼科專業檢查並定期追蹤,以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文章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46398